行业报告 AI展会 数据标注 标注供求
数据标注数据集
主页 > 机器人 > 正文

机器人时代来了,我们都会失业么?

波士顿动力研发的人形机器人Atlas、机器狗Spot、搬运工Handle伴随着歌曲共同起舞,动作整齐划一,灵活悦动,颠覆了人们对工业机器人笨拙模样的认知,让人们忽然意识到,机器人时代要来临了,科幻成为了现实。波士顿动力研发的这些机器人可不仅仅是跳舞用的,其目标是要颠覆并引领全球的机器人行业,无论是工业应用和服务应用,未来都将是机器人的世界。2020年2月,波士顿动力的四

足机器狗Spot正式入职挪威石油公司Aker,成为该石油公司第一台拥有员工编号的机器人;同年3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宣布与自动物料开发商Otto motors达成了合作,推出仓库自动化服务;其实不仅仅是波士顿动力的机器人,在此之外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早已经有大批量的机器人投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机器的发展,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渗透的各行各业之中,这对人类的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一场人机大战正在拉开序幕。

机器人时代来了,我们都会失业么?

1、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

人与机器的斗争和合作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以前开车进出停车场,总有个老大爷坐在门口伸手管你要停车费,现在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都安装了智慧停车系统,老大爷不见了,但是停车费一分也没少交,这个智慧停车系统比老大爷厉害多了还便宜,怎么会有人还雇佣老大爷呢?2018年,河北唐山一群高速收费员火了,政府升级了路桥收费站,导致部分收费人员失业了,于是他们围住领导要一个说法,要求政府解决工作。其中一位大姐振振有词地说道,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听着实让人感到心酸又无奈。在技术进步如此快速的时代里,淘汰,谁都无法幸免。有在工厂工作过的朋友会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看到的工厂流水线都是一排排的人,但是现在的工厂人少了,都变成了一排排的机器。我以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早期的一条生产线有十多名员工,而现在只剩下三个员工。除了生产制造,在物流仓储,设备监控等领域,机器人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比如,京东的智能分拣中心,日订单分拣能力已经达到30万单,矩阵式分拣方式相比,人员投入比例减少了近70%,效率却提升了5倍。银行业,随着在线交易的盛行,银行对柜员的需求大幅下降,以国有大行为首,2014年减员1.7万余人,到2016年的骤减5万余人,随着智能客服的普及,银行的从业人员将进一步。

在企业大力推进自动化的同时,我国政府也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计划。2015年我国颁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推动机器人等的应用。此后,工信部颁布《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推广机器人应用。此外,各省市也出台了强有力的机器人产业和“机器换人”相关政策,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等地相继出台,比如广东东莞,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推进此项计划,鼓励企业进行机器人改造。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机器换人可以说是大势所趋,因为这关乎我国工业体系长期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虽然有全球最完成的工业体系,但是大而不强的现状一直存在,在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还是处于劣势。因此,国家才会基于战略需要,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就是系统通过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领域外,机器人的应用也开始深入到服务领域,比如医院里现在使用的智能影像解读机器人,可以提高阅读CT、X光等影像资料的效率,扫地机器人和洗碗机也已经像洗衣机一样走进了千家万户,无人驾驶技术再也快速发展之中,不出几年,路上跑的车将有一大部分不再需要司机,而最后的领域就是家庭服务,随着机器人感知技术的进步,家庭服务机器人可能像科幻片中的佣人一样,成为家庭的一员,人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越来越的工作未来将都可以由机器人去完成。

2、机器替代的不仅是工作,而是人从事劳动的基本价值

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一天到来了那该多好啊,有机器人给咱们工作,以后我们什么都不用干了。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到那时候我们有可能连饭都没得吃。我们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什么事情机器人都能干了,那还要人干什么。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价值,而人的基本社会属性就是劳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原理也告诉我们社会生产是由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人的价值就是提供劳动,如果有一天社会生产不需要人类提供劳动,那么人作为劳动者的基本社会属性就消失了,那人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也许你会觉得人可以制造机器人,但是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制造机器人,如果没有了劳动的机会,那这些人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这让我想起机器人总动员电影中,生活在运输带上的人,每个人像动物一样被圈养着,都胖得无法动弹,成了不用劳动只需要吃和排泄的生物?机器人彻底取代他们的社会职能。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人机大战可谓由来已久。19世纪初,英国的棉纺织业快速发展,蒸汽机和纺织机的大范围使用,导致以前的手工业者受到巨大冲击,于是这群人认为是机器抢走了他们的工作,进而冲进工厂捣毁机器,爆发了人类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机战争“卢德运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记录了当时机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他说:机器的影响则是广泛的和急性的。世界历史上再没有比英国手工织布工人缓慢地毁灭过程更为可怕的景象了,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 1/2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改良的机器被大规模使用,纱锭的产量增加了,但工人却减少了50505个,机器带来的贫困在持续加剧。 类似的事件,在人类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不断上演,英国Sussex 大学名誉教授克里斯·弗里曼在其著作《光阴似箭》一书中,就总结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五次技术革命浪潮中不断发生的失业和罢工浪潮,共有五个阶段。分别是:

1808-182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爆发在英国的罢工浪潮;

1866-1877年,蒸汽机改良运动之后,爆发在欧洲的罢工浪潮;

1911-1922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夕,遍布欧洲和美国的非正式罢工浪潮;

1967-1973年,信息技术革命前夕,爆发在美国和意大利的第四次罢工浪潮;

可以说,工业革命进展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业。目前我们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第六次技术革命浪潮之中,而这一次的革命浪潮可以说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次,因为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使用。如果说以前的机器替代的是人的体力劳动,那么这一次的人工智能替代的就是脑力劳动,影响更为广泛。Alphago击败了人类棋手,无人驾驶汽车已经上路,银行业已经全面使用人工智能客户替代人工,抖音的智能推荐算法每天在处理海量的视频信息,这些都是以前人工时代无法想象的。世界银行在2016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经合组织国家57%的就业岗位在未来20年有被自动化替代的风险。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研究则更加深刻,他们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有4亿至8亿个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这其中会不会包括你现在的岗位呢?那么究竟是哪些岗位更容易被替代呢,2013年,牛津大学的两名教授Frey和Osborne预测了未来十到二十年,美国702个工作种类的风险,发现大约有47%的岗位危在旦夕,包括交通、物流领域的从业大军、制造业人员、保险销售、房产中介以及臃肿的行政岗位。由此看了,我们被机器人打败是迟早的事。但不过也不一定,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大神毛咕噜就曾预测,在机器替代一些岗位的同时,也会创造一些更加适合人类的岗位,但区别在于新创造的岗位可能更需要高技能和创造力,而被替代的岗位则多是低技能和重复劳动。大规模的智能化机器人投入使用,在提质增效的同时必将对传统就业岗位带来冲击,一方面是原有的低技能就业岗位被取代,另一方面新的高技能岗位不断产生。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形态,普遍发生于服务业领域。比如根据CBNData《报告》发现,快递员群体的数量在2018年已经突破300万,中研产业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国快递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指出,在疫情期间的两个月内,美团外卖员新增了 58 万人,现在中国的外卖员、快递员从业总人数高达 1000 万人。此外还有随着新媒体行业的诞生而产生一大批新媒体职业,吸引的大量的就业人口。可见,未来的就业市场更倾向于高技能和服务型的岗位,就业市场的极化现象逐渐显现。

3、技术进步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美好

技术的不断进步,终究会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吗?这是一个貌似理所当然其实又非常错误的命题,技术固然使我们进入了现代社会,但现代社会的规则也许并不符合于人的社会属性。如果有一天机器把大部分人的活都干了,那大部分的人就无活可干了,没有了干活的工作就没有了收入,那大部分人只能陷入贫困了。你以为创造了机器就造福了人类,可能只是一厢情愿,受益的只是少部分人,就是那些创造了机器人的富人,这些人依靠机器人为自己干活和生产,从而获取高额利润。大部分人因为没有工作和收入,只能挨饿。

不过在这样的社会中,你以为富人的日子就会好到哪里去么?也不一定。因为富人毕竟是少数,当大部分人都陷入贫困的时候,谁还有钱去消费呢?如果大部分人都不消费,社会就没有了需求,机器人还生产什么呢?所以当大部分都陷入贫困时,社会的需求就萎缩了,机器人也就没活干了。机器人没活干,那些富人又靠什么维持高收入呢?所以整个社会都将陷入萎缩和贫困。

听起来很奇葩,技术的发展居然最终会为让社会陷入萎缩和贫困,但这就是现实,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就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超额利润没有在社会群体中均匀分配,也就说富人制造了机器,取代了穷人的工作,赚取了超额利润,这部分利润需要分给穷人一部分,以保障穷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开支,否则穷人没钱花,富人的钱也不持久。说白了就是得共同富裕,不能你富了不管别人,否则谁都富不了,由此可见共同富裕才是人类的最终阶段。不过要实现这一步非常困难,不要说让富人把钱拿出来给穷人,就是让他们纳税都要想办法逃避,他们怎么会想着带动穷人一起致富呢,所以你看国外从来没有扶贫、共同富裕这样的说法,因为人性是自私的。要想实现财富在不同的群体中合理分配,就必须要依靠一个强大的中央力量,通过增税和财富转移进行社会财务的再分配,那就是按需分配。

技术进步带来的两极分化本质上是技术垄断。在传统垄断时代,是资源垄断。资源拥有者通过对资源的掌控,实现对无资源者的利润挤压。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事情就变了,变成高技能者通过技术垄断对低技能者进行利润压迫。如果你不想被压迫,就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技能。技术的渗透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作为普通人,你还指望一个工作能干一辈子了么?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有持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在技术的革命中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有一天我们彻底实现了共同富裕、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就可以完全交给机器人了,那好日子就真的来了,在这之前还是好好奋斗吧。

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SEM推广服务

Copyright©2005-2026 Sykv.com 可思数据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56871号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原创投稿   网站地图  

可思数据 数据标注行业联盟

扫码入群
扫码关注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